[TigerkinLBT]全年负荷 Annual Load

Annual Load(全年负荷) 是指通过 EnergyPlus 引擎 对建筑模型进行全年动态热工模拟后,输出的 逐时供暖负荷(Heating Load)与制冷负荷(Cooling Load),并可进一步汇总为 全年累计负荷(kWh 或 MJ)

🏃 操作步骤

1 设置参数

  1.  epw文件
  2. 北向角

2 指定图层

  1. 建筑物 target
  2. 遮挡 context (optional)

3 指定属性

  1. 目标建筑 Program|FloorInf|WinwalLRatio

📚️ 规范相关

🧠 相关知识点

常见应用场景

在方案或设计阶段指导设计:具体应用场景

  • 围护结构性能优化(U 值、SHGC、窗墙比)
  • 遮阳策略对峰值负荷的影响
  • 自然通风潜力评估(混合通风设计)
  • 建筑形体与朝向对负荷分布的影响

1:围护结构性能优化(U 值、SHGC、窗墙比)
问题:如何平衡采光与得热?
操作:对比不同玻璃 SHGC(0.25 vs 0.40)下的全年制冷负荷;
结果:SHGC=0.40:制冷负荷 380,000 kWh;
SHGC=0.25:制冷负荷 290,000 kWh(↓24%);
设计响应:在夏热地区优先采用 低 SHGC 玻璃,即使牺牲少量采光。


2:遮阳策略对峰值负荷的影响
问题:西向是否需要强遮阳?
操作:模拟“无遮阳” vs “垂直百叶”下的 逐时负荷曲线;
发现:无遮阳:下午 2–4 点出现 尖峰负荷(140 kW);
有遮阳:峰值降至 95 kW,曲线更平缓;
设计响应:降低 HVAC 设备容量(节省初投资);
提升室内温度稳定性(支持 WELL)。


3. 自然通风潜力评估(混合通风设计)
操作:在 Honeybee 中设置“自然通风”模式;
对比“纯机械” vs “混合模式”下的全年负荷;
结果:春秋季 60 天可完全关闭空调,负荷降为 0;
全年制冷负荷减少 18%;
设计响应:在立面设计中预留 可开启窗扇,并优化布局促进穿堂风。


4.建筑形体与朝向对负荷分布的影响
对比方案:方案A(东西向长):西立面负荷占比 45%;
方案B(南北向长):南/北立面负荷均衡,峰值低 20%;
结论:方案B 更利于 HVAC 系统均衡运行;
价值:在概念阶段即用负荷分布指导体块生成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