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阳光照射到建筑玻璃幕墙后,经反射形成的光束在特定接收区域(如人行道、街道、邻近窗户)上持续照射的时间长度(小时)。该指标用于量化反射光干扰的严重程度。
🏃 操作步骤
1 设置参数
- epw文件
- 北向角
- 网格尺寸
- CPU核数
- 分析时段
2 指定图层
- 遮挡 context
- 目标建筑 target
📚️ 规范相关
✅ 中国规范:《建筑环境通用规范》GB55016-2021
3.2.8 建筑物设置玻璃幕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:
- 在居住建筑、医院、中小学校、幼儿园周边区域以及主干道路口、交通流量大的区域设置玻璃幕墙时,应进行玻璃幕墙反射光影响分析;
- 长时间工作或停留的场所,玻璃幕墙反射光在其窗台面上的连续滞留时间不应超过30min;
- 在驾驶员前进方向重直角20°、水平角±30、行车距离100m内,玻璃幕墙对机动车驾驶员不应造成连续有害反射光。
相关知识点
常见应用场景
该分析在方案初期介入,可避免后期重大修改或公众投诉。
- 规避对周边住宅的反射干扰(合规性设计)
- 优化人行道与公共空间舒适性
- 保障交通与驾驶安全
- 支持规划报建与公众沟通
1:规避对周边住宅的反射干扰(合规性设计)
问题:新建办公楼幕墙是否会将阳光反射入北侧住宅窗户?
操作:在住宅窗户位置设置接收网格;
运行全年反射日照时长分析;
结果:某住户窗户年反射照射 85 小时(集中在夏季午后);
超出地方建议阈值(通常 ≤ 30–50 小时/年);
设计响应:降低幕墙反射率(改用 low-reflective glass,ρ ≤ 0.20);
调整立面曲率或引入竖向遮阳打断反射路径;
将高反射区域移至非敏感朝向。
✅ 价值:避免规划审批被拒或居民投诉。
2:优化人行道与公共空间舒适性
问题:广场或人行道是否因幕墙反射出现“光斑热点”?
操作:在地面设置 1m×1m 分析网格;
计算全年反射日照时长;
结果:入口区域年反射时长 150 小时,夏季午后地面温度升高 5–8°C;
设计响应:在反射路径上增设树荫或雨棚;
调整幕墙倾角,将反射光导向天空或非敏感区;
采用漫反射玻璃或彩釉处理,打散镜面反射。
3. 保障交通与驾驶安全
问题:幕墙反射是否会干扰主干道驾驶员视线?
操作:沿车道设置视线高度(1.2m)接收线;
分析早/晚高峰时段(7–9am, 5–7pm)反射风险;
结果:西向幕墙在冬季下午 5:30 将强光反射至车道,持续 20 分钟;
设计响应:在该区域使用低反射或磨砂玻璃;
与交通部门协同,调整道路标线或增设警示。
✅ 案例:伦敦“对讲机大厦”(Walkie-Talkie)曾因反射熔化汽车,后加装遮阳鳍片解决。
4.支持规划报建与公众沟通
输出成果:反射日照时长热力图;
敏感点时间序列动画(展示反射发生时刻);
与规范限值对比表格;
应用:提交规划部门作为“光环境影响评估”附件;
向社区公示,证明设计已规避光污染;


![[绿色建筑]Daylight Autonomy Vs Spatial Daylight Autonomy daylightautonomy](http://www.tigerkinwzb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10/Daylightautonomy-1024x1024.png)
![[绿色建筑]Glare Autonomy眩光自主性 ga](http://www.tigerkinwzb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10/GA-1024x1024.png)
![[绿色建筑]DayLight Factor df](http://www.tigerkinwzb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10/DF-1024x569.png)